停顿了一下,留守在航天飞机上的桂海潮继续说道:“瀚海号将在两小时后投放第一批物资,投放坐标已发送,请注意查收。”
“收到!”
。。。。。
在江新林处理展开梦舟生命维持单元的时候,另一边,荧惑二号登火舱,带队的刘杨正在登火舱的不远处采集岩石土壤等样本。
与此同时,另一名宇航员汤洪波正驾驶着另一辆火星车,携带着探测设备,沿着笔直的轨迹驶入了一片茫茫戈壁滩。
在火星车的后面,还拖拽着一口安装有轮子的箱子。
那是一台小型的移动式钻探设备,是星海研究院航天研究所设计出来的。
而他的目的地在距离荧惑二号登火舱约莫八公里距离的“地下冰层”。
根据上一次无人探测任务考察的结果,在主撞击坑的周边,距离他们目前所在区域十公里左右的次级陨石坑的附近,可能存在一个位于地底十五米的冰层水库。
汤洪波的主要任务便是前往这处地下冰层的所在地,确认它的存在,以及探测周边是否存在相对易开采的水冰资源等等。
尽管这次的载人灯火工程他们携带了足够的水资源,但对于接下来火星的前哨科研基地建立来说,水资源是首先必须得确保的东西。
它意味着淡水资源和氧气,是整个人工生态系统能够运转的最根本的物质基础。
而除了水资源外,剩下的核心资源就是能源了。
如果说瀚海号航天飞机能够顺利的降落到火星上,那么能源的问题他们就能够极大的得到缓解。
虽然说航天飞机上携带的小型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相对比地球上的大型商用发电站来说要小太多太多了,两者能够产生的能量也不是一个级别的。
但它毕竟是正儿八经的磁约束点火装置,释放的是恒星级的能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对于火星探测来说,一座小型的聚变堆,足够解决前期所有的能源需求了。
即便是他们在月球上修建月华台前哨科研基地,一座小型聚变堆也足够支撑上千人同时在里面活动与进行科研实验了。
不过他们也没有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瀚海号航天飞机能顺利的降落在火星上。
如果前者进行的并不是那么的顺利,他们还有备用方案。
即最通俗的‘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虽然说相对比地球来说,火星距离太阳更加的遥远,要想收集太阳能并利用起来并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
但整体来说这并不是不可行的事情。
至少在赤道附近铺设一些光伏太阳能板,白天的时候还是能够收集到一些太阳能的。
不多,但倒也足够少量登火的前期科考队使用了。
至于风能,尽管火星上的大气稀薄且浑浊,但火星的大气活跃性可不低。
尤其是在每年六七八九月夏季的时候,火星距离太阳近,大气受太阳的照射活跃性更是一年之中最高的时候。
通过特定的设备将风能转变成电能也是可以做到的。